網球懶人包全面探索網球的基本規則、賽事形式、場地種類及比賽術語,讓你從零開始,快速掌握這項運動的精髓。如果你是網球新手,或者對這項運動還不夠熟悉,這篇文章將成為你進入網球世界的最佳起點。接下來,讓MBM娛樂城與您一起從基礎知識開始,探索網球的魅力與樂趣吧!
網球懶人包:網球介紹

網球懶人包:網球規則
發球
同一局比賽由同一人發球,該局結束換對方發球。雙打時則四人依序輪流各發一局。若為決勝局則該局內雙方輪流發球。
發球位置
發球時,選手必須站在場地的右側或左側,這取決於得分情況。若雙方得分總和為偶數或零,則應在右側發球;如果得分總和為奇數,則應在左側發球。發球時,球必須向斜對角的發球區發出。
交換場地
雙方選手會在每局結束後根據規則進行場地交換。具體來說,當雙方局數總和為奇數(例如第1局、第3局、第5局和第11局等),選手會進行場地交換。這樣的交換有助於確保兩邊場地的使用公平,避免場地條件(如風向、陽光照射等)影響其中一方選手的表現。
此外,在決勝局(也就是最終局)中,若雙方的總得分加起來是6的倍數(例如6-6或12-12),也會進行場地交換。
網球懶人包:計分方式

裁判
在網球比賽中,裁判的角色極為關鍵,負責確保比賽公平、公正並按照規則進行。根據比賽的規模和需要,裁判的角色分為不同類型,主要有主審、線審以及場外裁判等。
- 主審(主裁判 Umpire): 通常坐在場中央的高椅,負責報分數、判斷球的落點是否出界以及選手是否有違規行為。
- 線審(司線裁判 Line Judge):判罰球的落點是否出界,球場線審通常會為9位(一般巡迴賽)或是11位(大滿貫)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電子線審在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,澳網和美網已採用電子線審,而溫布頓近期也宣布將在明年的賽事中使用電子線審。
- 場外裁判
- 裁判長(Referee):有權任命、替換或重新分配主審和線審。主要職責是在大型的比賽中,負責募集、僱用人員和成立賽事委員會。比賽出現的難以調和的問題,最終由裁判長解決。
- 裁判:負責賽事籤表的製作。職責是確保比賽公平進行,監督選手比賽期間是否有按照國際網球總會的規則,也監視主裁判、司線裁判等周邊動態。比賽期間,場外裁判根據天氣情況或是突發狀況有權決定是否終止或暫停比賽。
計分
每一局的開始,裁判會報告該局的得分情況。裁判首先會報告發球方的得分,然後是接發球方的得分。每一局的得分結束後,裁判會報告該局的結束並繼續報告局數。在一盤結束後,裁判會報告該盤的結果。
- 分(Point)
- 0(Love)=0分
- 15(Fifteen)=1分
- 30(Thirty)=2分
- 40(Forty)=3分
- 局末平分(Deuce)=3:3
- Deuce後再得一分為佔先(Advantage)
- 局(Game)
- 一盤有13局,一方贏得一局後,雙方分數歸零。先得6局者勝一盤。
- 決勝局=搶七(Tie-Break Set):當盤中比分為6比6時,先得第7分者勝此盤。
- 盤(Set)
- 男子比賽多為三盤兩勝或五盤三勝,女子比賽和混雙比賽通常為三盤兩勝。
- 長盤制(Advantage Set):通常為最後一盤時以此種方式計分。先贏得6局且領先對手2局者得該盤,也就是比分須為6比4、7比5或8比6。
其餘使對手得分情況
- 發球連續兩次失誤
- 擊球出界或未過網
- 使對手身體觸球
- 未死球前身體觸網或越過對方場地影響對手擊球
- 未能在球第二彈跳前擊球
網球懶人包:網球場地規格

標準的網球場長23.78米(78英尺),寬度依照單打比賽或雙打比賽範圍不同。單打時場地邊線間距離為8.23米(27英尺),雙打時場地邊線間距離則擴大為10.97米(36英尺)。場地外也要保留空間讓選手在界外使用,總場地的長不少於36.7米(120英尺),寬不少於18.3米(60英尺)。
了解了場地的基本長寬規格後,我們來看看場地內部的線條設置。發球線距離球網是6.4米(21英尺),而擋網的高度兩端為1.07米(3英尺6英寸),中間高0.914米(3英尺)。
除了場地面積和線條的規範之外,場地朝向也是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因素。球場的方位為南北朝向,主要是減少陽光影響選手的視線,另外也有風向的考量,讓環境降低影響比賽的因素。
比賽場地也有分不同的材質,不同材質影響球速及反彈高低,網球場的四大場地有草地、紅土、硬地、地毯,每種場地的特性都有所不同,對比賽的風格和速度有著直接影響:

草地球場
草皮需疏密均勻、保水保溫,造價和保養費用也更高,目前溫網使用即是草地球場。
- 摩擦力小,反彈球速快
- 反彈角度最低
- 利於發球上網型、攻擊型選手
泥土球場
較常見的是紅土球場,以紅磚和石材的粉末建造較易保養,需灑水以保持平整,目前法網使用即是紅土球場。
- 摩擦力大,反彈球速慢。
- 反彈角度高且不規則。
- 利於底線型、防守型選手


硬地球場
一般水泥或瀝青塗上塑料或橡膠,不同的塗料成分和厚度影響反彈效果,雖然造價高但場地保養簡單且耐用,澳網(慢速應第)和美網(快速應第)即是使用硬地球場。
- 反彈球速快
- 反彈角度規律。
- 利於多變打法的全面型選手
地毯球場
是可攜帶式織物或塑膠類型的球場,價格昂貴,但選手容易受傷,現今大型賽事中已看不到此種場地。
- 反彈球速最快
- 反彈角度次低
- 利於發球上網型與底線攻擊型選手

為什麼網球都在室外
最初的比賽場地多為戶外,這也成為了網球運動的傳統。從最早期的草地比賽,到如今的多樣化場地,網球延續了在室外進行的特性,這不僅與運動的歷史背景有關,也與比賽的風格和觀賞體驗息息相關。雖然如今也有不少網球比賽在室內場地進行(尤其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),但室外比賽依然是網球運動的傳統和標誌。這種傳統的延續不僅與網球的歷史根源有關,也體現了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。
網球懶人包:網球賽事

網球賽制
網球的比賽形式多樣,包括單打、雙打、混雙、團體賽等,每一種形式都有其獨特的規則和挑戰。
- 單打(Singles):通常為三盤兩勝制(女子比賽)或五盤三勝制(男子比賽)。每盤比賽由6局組成,並且選手需要至少領先兩局來贏得該盤。當局數平為6-6時,會進行搶七局(tiebreak)來決定勝者。
- 雙打(Doubles):雙打比賽的賽制與單打類似,通常是三盤兩勝制。每局比賽中,兩名選手將輪流發球,每局結束後換發球方。
- 混雙(Mixed Doubles):每隊由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選手組成。賽制通常與雙打相同,為三盤兩勝制。有些比賽會有特殊規定,如男女選手之間的輪流發球。
- 團體(Team Events):由各國或俱樂部組成代表隊進行比賽。通常是以五盤三勝制進行,每場比賽包括單打比賽和雙打比賽。
網球有哪些比賽?
網球賽事的種類繁多,從大滿貫賽事到職業巡迴賽,再到國際團體賽,每一場比賽都有其獨特的魅力,充滿了刺激和看點,吸引了無數球迷的關注。
大滿貫(Grand Slam)
大滿貫賽事是網球賽事中最具聲望和影響力的比賽,吸引了全球最頂尖的選手參與。這些比賽對於選手的排名和成就非常重要,並且提供最豐厚的獎金和積分。大滿貫賽事包括:澳洲公開賽(Australian Open)、法國公開賽(French Open)、溫布頓(Wimbledon)、美國公開賽(US Open)。
其中最有聲望及服裝規定最嚴格的賽事為溫布頓,其規定選手須穿著全白參賽,除了選手之外觀眾也不能戴帽子、男性不能穿短褲,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規矩。
相關文章《MBM娛樂城從澳網到美網:2025 年網球四大滿貫賽事全解析》
其他賽事
入門級賽事有ITF(國際網球總會)舉辦的未來賽,其餘是ATP(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)和WTA(女子網球聯合會)舉辦的挑戰賽、系列賽、大師賽和年終總決賽。除了單打和雙打賽事外,女子團體賽-聯合杯(Fed Cup)和男子團體賽-戴維斯杯(Davis Cup)。
網球懶人包:網球術語
術語 | 說明 |
---|---|
ad | Advantage,佔先,Deuce後再得一分 |
Ace | 發出一個讓接球方碰不到的球,又稱發球得分 |
All | 平分/平局 |
Bagel | 以6-0的比數贏下該盤 |
Best of five | 五盤三勝 |
Best of three | 三盤兩勝 |
Break | 破發,破了發球方球員的發球局,贏了這一局。 |
Break point | 再贏一分即可破發 |
Game point | 再贏得一分即可贏得該局 |
Let | 重新發球或該分重新比賽的判決 |
Serve | 發球 |
Super Tiebreak | 搶十為決勝局的一種變體,得分需至少達到十分且領先對手兩分以上 |
Tiebreak | 搶七得分至少達到七分且領先對手兩分以上者勝出 |
Walkover (w/o) | 不戰而勝 |
網球懶人包MBM結語
希望這篇網球懶人包能為您提供豐富的知識,讓您在觀賽和下注時更加得心應手,並對網球的世界有更全面的認識。無論是網球的愛好者還是剛接觸這項運動的新手,都能從中汲取有用的資訊,提升對比賽的理解,並享受這項充滿活力和挑戰的運動所帶來的無盡樂趣。
MBM娛樂城希望這些網球基礎知識不僅讓您在觀賽中收穫更多樂趣,也能助您在投注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結果。無論是分析選手狀態,還是判斷場地影響,正確理解這些細節,將能顯著提高您的投注成功率,並讓您在網球賽事中體驗到更多的驚喜與回報。
